白芍_中国供销集团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
微信扫一扫
1
 重要通知

中药材

白芍

发布时间:2015-05-30         

 

14333839352638.jpg

 

白 芍

Paeonia sterniana Fletcher in Journ.

White Paeony Root

别名:白芍、花子、白芍药、金芍药、杭芍、大白芍、生白芍、炒白芍、炒杭芍、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白芍炭等

一、概述

白芍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和敛阴止汗的功效。201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白芍来源于芍药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芍药自古以来既可作观赏花卉又可作药用。目前全国药用芍药主产区为安徽亳州、浙江磐安、四川中江和山东菏泽,所产白芍分别习称亳白芍、杭白芍、川白芍和菏泽白芍。历史上,安徽亳州与山东菏泽也是观赏芍药的主产区,现今菏泽既有观赏芍药又有药用白芍。

白芍是常用家种大宗药材,需求量巨大,产地集中,生长周期长,需求刚性,较容易存放,不仅是众多药商长期追逐的对象,也是一些资金雄厚的大户乐于参与的品种。白芍不是特效药材,是很多方剂不可缺少的配伍。饮片用量也最为普遍,有一个庞大的饮片加工大军,饮片年需要量也在4000吨左右。

白芍7月份便可以采挖,产季甚至可以延长到初冬。生长周期为4-6年,也可继续延长。4年生可产干品500公斤,而六年生可达1吨左右。白芍在当地生产技术成熟,头两年可以套种其它农作物,对气候、土壤适应性强,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因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一般认为白芍的年需要量在1万吨之上。

影响白芍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行情,白芍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高价和低价,有明显的周期性,高价期也曾把生产蔓延到很多地区,但常常因行情而迅速消亡,唯独亳州保持绝对的优势和规模。亳州是全国最大的药材市场,很多白芍农也同时是药商,他们传统种植习惯强,对行情变化的意识强,抗风险、抗低价能力强,信息来源快而广,经营户众多。

亳州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享有“药都”之誉。它与河南禹州(今禹县)、辉州(今辉县)、河北祁州(今安国县)并称四大药都,是中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清末,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重要“药都”。

亳州白芍,简称“亳白芍”,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栽培的芍药,块根入药。掘出根后刮去外 皮加工而成的,称“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有平肝潜阳,养血敛阴等作用,可治疗头晕、血虚腹痛、肋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等症。近年来,医药界人士还发现其有效成分芍药甙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二、分布

分布中国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产地代表:亳州涡河两岸是白芍的主要生长地,华佗镇小奈集为亳州最大的产地,黑根集散地,十九里镇是最大的第一集散地。

三、原植物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一)植物属性

植物属性安徽亳州白芍,5月份开花,花朵采摘后炕干,用作花茶,市场上有白芍球、白芍花朵和白芍花瓣出售。

(二)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肥大,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2回3出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具极细乳突,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在下面隆起,叶基部常带红色。花甚大,单生于花茎的分枝顶端,每花茎有2~5朵花,花茎长9~11厘米;萼片3,叶状;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红色或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3~5枚,分离。蓇葖果3~5枚,卵形,先端钩状向外弯。花期5~7月。果期6~7月。

(三)生态环境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平原地带多有种白芍。分布安徽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四)生长习性

芍药适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温、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温14.5℃,7月均温27.8℃,极端最高温42.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芍药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这时是芍药甙含量最高时期。

芍药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播种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

四、加工方法

方法:

1.采用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优选白芍总苷的提取和制备工艺;采用正交设计优选白芍煮制工艺参数。

2.采用薄层层析法鉴别白芍中的芍药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水解溶液中苯甲酸的含量,以计算白芍总苷的含量。

3.根据白芍产地加工工艺研究,结合饮片厂的生产实际,探讨白芍产地加工产业化生产技术,为促进毫白芍产地加工的规范化和产业化生产技术提供一定的依据。

结果: 1.根据传统产地加工方法、相关文献、用药习惯等诸因素,以及煮制样品与生品样品芍药苷含量基本一致的实验结果,本课题得出在白芍产地加工中保留去皮和煮制两个加工过程。确定白芍优化煮制工艺参数为:取中等大小的白芍,投入8倍量的90℃水中,煮10分钟取出(水温控制在85-90℃),入冷水中,再刮去外皮,干燥。 2.蒸制和煮制工艺的比较,所得饮片外观二者无明显区别,经水溶性浸出物、芍药苷含量测定,二者结果相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蒸制工艺较煮制易于控制,建议白芍产地加工时可考虑有用蒸制工艺代替煮制工艺,或二者并行。蒸制工艺为:取中等大小的白芍,置蒸制容器内,加热至圆汽后,蒸制10min取出,入冷水中,再刮去外皮,干燥。 3.通过与白芍传统切片工艺的比较,得出煮或蒸制直接切片的工艺为:白芍新鲜药材煮或蒸制后,去皮,干燥至其含水量为28%-32%时,切1.5-2mm薄片后,干燥得饮片。结合实验室干燥工艺参数和生产实际,白芍在大规模加工白芍的过程中,宜采用低温烘干(60℃)方式进行干燥。此外根据市场及出口的不同需求,白芍在产地加工时,也可趁鲜切制。即将新鲜白芍脱皮洗净后直接低温烘干或放入常规烘房,温度控制在60℃,烘9h至近干时(白芍药材在其含水量为28%-32%时),以适量水闷润4~5h后,切片,再60℃干燥,片型也较美观,饮片表面粉性明显,芍药苷含量与其他饮片无明显差异。 4.市售白芍个药及饮片芍药苷含量往往低于药典规定,可能与软化和硫磺熏有关,通过软化工艺研究建议白芍个药软化时间不宜超过24h,通过硫磺熏工艺研究,硫磺熏使样品芍药苷、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明显下降。建议白芍在加工过程去除硫磺熏这一环节。 5.鲜药贮藏和饮片稳定性研究中,采用砂藏或湿土埋藏优于自然储藏;白芍饮片采用牛皮纸包装是可行的,但在室温环境下储藏时间不宜过长,以3-4个月为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建议白芍饮片采用复合膜包装,其储藏时间可适当延长。 结论: 优化的白芍鲜药产地加工工艺合理可行。 在产地加工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化生产技术适于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可提高药材质量。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将推动中药饮片标准化的进程。

五、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踞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六、药材来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

七、化学成分

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尚含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等。

八、药材成品

干燥根呈圆柱形,粗细均匀而平直,长10~20厘米,直径1~1.8厘米。表面淡红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色斑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气无,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长、匀直、质坚实、粉性足、表面洁净者为佳。

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此外,山东、贵州、湖南、湖北、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地亦产。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量亦大。

芍药名称,初载《本经》,从陶弘景开始,分为白芍药、赤芍药两种。白芍药多为栽培种,赤芍药则多为野生种,但在个别地区,如陕西所产的宝鸡白芍,亦系野生种而作为白芍使用者。根条细瘦弯曲,大小不等,栓皮及须根痕较多,质松,粉性小,断面射线不明显,品质为次。

炮制

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酒白芍:取白芍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斤,用黄酒10斤)

炒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焦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晾干。土炒白芍: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芍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取出,筛去土,放凉。(每白芍片100斤,用伏龙肝细粉20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白芍药)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

②《本草蒙筌》:"(白芍药)酒浸日曝,勿见火。"

九、药品性味与归经

(一)药品性味

苦酸,微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

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

(二)药品归经

入肝、脾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手太阴是肺经,照这样应该是入肺经,不解?)

②《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十、功能主治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唐本草》:"益女子血。"

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

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十一、检查与含量测定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tacti 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4.0%<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 不得过4.0%(附录ⅨK)。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附录Ⅸ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于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2.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 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0.l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35ml,超声处理(功率240W,频率45kHz)30分钟,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O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芍药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6%。

饮片

【炮制】 白芍 洗净,润逶,切薄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芍药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1.2%。

【鉴别】 【检查】 (水分、总灰分)【浸出物】 同药材。

炒白芍 取净白芍片,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微黄色。

本品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气微香。

【检查】 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10.0%。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芍药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2%。

【鉴别】 【检查】 (总灰分)【浸出物】 同药材。

酒白芍 取净白芍片,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至微黄色。

本品形如自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20.5%。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芍药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2%。

【鉴别】 【检查】(水分、总灰分)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用法与用量】 6~15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十二、鉴别

1、本品粉末黄白色。糊化淀粉粒团块甚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20~65μm。纤维长梭形,直径15~40μ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l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I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十三、商品规格标准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1.白芍规格标准:

一等:干货。呈圆柱形,直或稍弯,去净栓皮,两端整齐。表面类白色或淡红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类白色或白色。味微苦酸。长8cm以上,中部直径1.7cm以上。无芦头、花麻点、破皮、裂口、夹生、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呈圆柱形,直或稍弯,去净栓皮,两端整齐。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类白色或白色。味微苦酸。长6cm以上,中部直径1.3cm以上。间有花麻点;无芦头破皮、裂口、夹生、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呈圆柱形,直或稍弯,去净栓皮,两端整齐。表面类白色或白色。味微苦酸。长4 cm以上,中部直径0.8cm以上。间有花麻点;无芦头、破皮、裂口、夹生、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呈圆柱形,直或稍弯,去净栓皮,两端整齐,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断面类白色或白色。味微苦酸。长短粗不分,兼有夹生、破皮、花麻点、头尾、碎节或未去净皮。无枯芍、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杭白芍规格标准:

一等:干货。呈圆柱形,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m黄色。味微苦酸。长8cm以上,中部直径2.2cm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呈圆柱形,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m黄色。味微酸苦。长8cm以上,中部直径1.8cm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呈圆柱形,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m黄色。味微酸苦。长8cm以上,中部直径1.5cm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呈圆柱形,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m黄色。味微苦酸。长7cm以上,中部直径1.2cm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五等:干货。呈圆柱形,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m白色。味微苦酸。长7cm以上,中部直径0.9cm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六等:干货。呈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m白色。味微苦酸。长短不分。中部直径0.8cm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杂质、虫蛀、霉变。

七等:干货。呈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m白色。味微苦酸。长短不分,直径0.5cm以上。间有夹生、伤疤;无稍尾、枯心、芦头、栓皮、虫蛀、霉变。

备注:

1.各地栽培的白芍,除浙江白芍因生长期较长,根条粗,分为七个等级外,其他地区均按四个等级分等。

2.安徽习惯上加工的白芍片、花芍片、花芍个、花帽、狗头等可根据质量情况和历史习惯自定标准。

十四、产地信息

(一)主产区及栽培历史

1、亳白芍现今亳白芍主产于安徽省亳州市区和涡阳县等地,其中以谯城区十八里镇、十九里镇和华佗镇种植较为集中。该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为14. 7 ℃,年均降水量为822 mm,平均海拔高度为40 m。目前亳白芍主产区安徽亳州与涡阳即属宋代淮南路管辖。

2、杭白芍现今杭白芍主产于浙江磐安县和缙云县等地区,其中以磐安县新渥镇栽培较为集中。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为13. 9 ~ 17. 4℃,年均降水量为1409. 8 ~ 1527. 8 mm,平均海拔高度为400 m。

3、川白芍现今川白芍主产于四川中江县和渠县等地,以中江县的集凤镇以及石垭镇种植较多。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为16. 7 ℃,年均降水量为900 mm,平均海拔高度为700 m。

4、菏泽白芍现今菏泽白芍主产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该区的小留镇和黄堽镇种植面积较为集中。该地区地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为18℃,年均降水量为650 mm,平均海拔高度为50 m。

(二)种质

对药用白芍主产区的种质调查表明,亳白芍种质为P. lactiflora‘Bozhoushaoyao’,川白芍种质为P. lactiflora‘Honghuachuanshaoyao’和P. lactiflora‘Baihuachuanshaoayo’,山东菏泽白芍种质为P. lactiflora‘Hezeshaoayo’,杭白芍种质为P. lactiflora‘Honghuahangshaoyao’和P.lactiflora ‘Baihuahangshaoyao’。

1、亳白芍,亳白芍来源于P. lactiflora‘Bozhoushaoyao’。经过长期的栽培选育,亳白芍分化出线条、蒲棒和鸡爪3 个农家品种。其中线条根分枝呈长圆柱形,根条少而长; 蒲棒根分枝略呈纺锤形,短粗; 鸡爪主根不明显,多分枝,分枝呈圆锥形,此品种药材外观不好,现很少栽培。亳白芍繁殖方式主要是芽头繁殖。芽头于10 月中旬下种,栽培4到5年后于9月下旬开始采收。

2、杭白芍,杭白芍根据花的颜色可划分为红花类群与白花类群,其中红花类群来源于P. lactiflora‘Honghuahangshaoyao’,白花类群来源于P. lactiflora‘Baihuahangshaoyao’。二者花均为单瓣,心皮密被白色柔毛。其中红花类群花红色,每株芍药有10余朵花; 白花类群花白色,每株芍药花可达50余朵。此外,杭白芍中还有少数品种花为紫红色,数量极少。杭白芍传统繁殖方式为芽头繁殖,与其他地区芽头繁殖的不同是杭白芍芽头下面留1 到3 条较细的根。芽头于10 月份下种,栽培3 到4 年后于8 到10 月份间采收。此外也有种子繁殖,但只在白芍芽苗价格高时才采用,现已基本不用。20 世纪80 年代以前杭白芍栽培中有修剪芍根等过程以促进增产,而且使根形保持美观。现今杭白芍栽培中已不再进行修根。

3、川白芍,川白芍按花色分为红花类群和白花类群,红花类群来源于P. lactiflora‘Honghuachuanshaoyao’,白花类群来源于P. lactiflora ‘Baihuachuanshaoayo’。二者均为复瓣,且雄蕊全部退化,花大而美丽。其中粉红花类群花为粉红色,心皮无毛,茎顶端生2 朵花左右; 白花类群花为白色,心皮密被白色柔毛,茎顶端生3 ~ 4朵花。因川白芍均为复瓣花,花型美观,当地在花期采摘花蕾以供切花观赏。川白芍繁殖方式主要是芽头繁殖,芽头于10 月中旬下种,栽培3 到4 年后于10 月份采收。

4、菏泽白芍,菏泽当地有两种药用白芍种质,一种为当地种质,花单瓣,红色,心皮密被白色柔毛,来源于P. lactiflora‘Hezeshaoayo’,一种为从亳州引P. lactiflora‘Bozhoushaoyao’用芽头繁殖。菏泽本地芍药心皮内有发育成熟的种子,与亳白芍胚珠不育有明显差异。菏泽也是观赏芍药的主要栽培中心,但观赏芍药均为复瓣花,雄蕊不育,品种多样,花色很多,但其根均不作药用。菏泽白芍的栽培方式有两种。本地白芍种植用种子繁殖,种子于10 月上旬播种; 亳州的种质用芽头繁殖,芽头于10 月上到中旬下种。二者均是栽培3 到4 年于9 月下旬采收。

十五、价格走势

近期很多经营者到亳白芍主产区十九里镇和焦东镇积极吸纳亳白芍囤积待利。

(一)白芍价格回顾

从上世纪80 年代至今, 白芍除有三次价格大升外, 其它年份均较平稳。白芍价升第一次是在上世纪80 年代初期, 由于库存空虚, 种植面积减少, 产量下降, 用量增加, 使价格由当年春季的5~ 6元升为秋季的10~ 12元。第二次是在1993 年的秋天, 由于白芍减产, 涨声四起,大户囤积, 炒作四起, 白芍价格上升, 由产新时的6元猛升为12元, 身价倍增。但好景不长,价格运行不足1月, 价格骤然从12 元降为3~4 元, 很多囤积者损失惨重, 元气大伤。第三次是1998年由于白芍产新时阴雨连绵, 起挖困难, 干货甚少, 价格由产新时的3元升为4. 5元, 进入10月份以后, 各地白芍云集亳州, 白芍走势转迟, 价格又回落到3 元上下。

(二)产量与库存情况

羊年白芍有所减产, 亳白芍更为突出。如亳芍遭到水淹,造成亳白芍产量下降, 白芍产新时由3. 5元升为6~ 7元, 可谓身价倍增。由于白芍遭水患, 起挖困难, 而走势又快, 特别是次产区的白芍纷纷运至亳州待销, 新陈白芍交汇, 导致走势放慢。亳白芍起挖8~ 10 万亩, 产量约在800~ 1000 吨上下。药都亳州陈新货合计1500 吨左右, 安国库存也在300 吨上下。

(三)白芍走势预测

如遇特殊情况,2~ 5 年生的白芍几乎全部出土, 在单产上下降3~ 4成, 但总产量可与历年持平。鉴于国内药用配方用量徘徊不前, 国外白芍用量依然不旺, 旺销应在3~ 4 月份, 此后会步入淡季, 第三季度白芍新货登场, 按照一般走势, 排除人为炒作和大的疫情外, 白芍价格将稳中回落, 降幅将在30% ~40%, 因此白芍价格上扬前景并不乐观。

十六、人工栽培

1.选地、整地:一般多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前应精耕细作,深耕30-40厘米,耕翻1~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 500~4 000克作基肥,耙平作成宽1.3~2.3米的高畦,如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畦宽可减至1米左右,畦间排水沟20~30厘米,畦长可视地形而定。芍药忌连作。

2.繁殖技术:主要为分根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因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生产上应用较少。

⑴分根繁殖:分根繁殖是芍药生产上常用方法,生产周期短。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健壮芽头,切成小块,每块芽2~4个,芍芽下留2厘米长的头,以利生长,随切随栽或暂时沙藏、窖藏后再栽,芍药8~10月种植,按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栽,穴深10厘米左右,每穴放芽头1~2个,芽苞向上,放平,然后覆土5厘米左右,盖实。每亩栽2 500株左右。

⑵种子繁殖:单瓣芍药结实多。8月上中旬种子成熟,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中、下旬播种。苗株生长2~3年后进行定植。

3.田间管理:早春松土保墒,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结合锄草在根部培土,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第二年起每年追施肥3次,分别在3月下旬~4月上旬,施稀人粪尿,第二次在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500千克,第三次在10~11月间,以圈肥为主,每亩1500-2 000千克。第四年收获前追肥2次,追肥时宜于两侧开穴施下。芍药一般不需灌溉,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1次透水,多雨季节,应及时排灌,每年春季现蕾时要及时将花蕾摘除。

4.主要病虫害:白芍病害较多,常见的有灰霉病和锈病,可清除被害枝叶并烧毁;雨后要及时排水,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10天喷1次连喷3次。锈病,在发病初期用97%敌锈钠4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有蛴螬咬食根茎,可用90%敌百虫拌饵料诱杀。

白芍叶霉病

白芍叶霉病主要为害白芍叶片。初生圆形褐色病斑,初生圆形紫褐色病斑,大小6—15mm,后微具浅褐色轮纹,四周暗紫褐色,叶背常生墨绿色绒霉层,后期病斑融合引起叶枯。茎染病生长条形紫褐色病斑。叶柄染病叶柄基部分叉处易拆断。萼片、花瓣染病初生紫红色小点,后边缘焦枯。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先侵害寄主的下部叶片,后逐渐向上扩展,7—8月雨季该病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①合理密植,株间要通风透光。

②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③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40%乙磷铝250倍液

5.收获加工:根入药。于白露至秋分节刨收。选晴天将芍根全部刨出,切除芽头,洗净泥土,按粗细分别用沸水煮透为度(严格掌握火候),添水量以淹没芍根为度。煮沸时间根据芍根粗细而定,一般掌握芍根无白心为好。火大分量减轻,火小炸心切不成片。捞出后放冷水中稍浸,取出,用磁疗片或竹刀轻轻刮去外皮,随即晾晒。晾晒过程中,晒半天用麻袋或席子盖半天,俗称发汗。不经发汗的白芍外干内湿,不仅不易干透,而且抽沟,粗糙,色泽不鲜艳,影响质量。

十七、贮藏与养护

(一)不同贮藏方式对其的影响

白芍随贮藏时间延长, 芍药苷含量呈下降趋势。温度、湿度越低芍药苷含量降低趋势越小。低温、低湿环境利于白芍贮藏。因此白芍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和阴凉的地方。

从含水量测定可知, 贮藏期药材的含水量主要受环境湿度和包装材料的影响。对于白芍, 当含水量超过14%时易产生霉变。

药材包装有防潮、防虫、方便运输和销售的作用, 适宜的包装材料对于贮藏十分重要。建议白芍的包装首选塑料袋, 有条件时可选用真空包装。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白芍的流通和贮藏主要有饮片和整货两种, 故在实验中选用两种形态的药材进行考察。由于整货在药材加工过程中不易干燥,含水量较高,贮藏期中整货较饮片易霉变。

(二)温度影响

白芍在低温(4~ 6℃)、低湿(30% RH)条件下放置, 其芍药苷含量的减少明显小于在高温(40℃)、高湿( 92.5% RH )条件下芍药苷的减少。

(三)包装材料考察

包装材料考察高温条件下所有包装均适用。高湿环境下不同包装的药材出现霉变的时间长短为: 无包装< 麻袋< 编织袋< 纸箱< 塑料袋<真空。

十八、发展和现状

亳州申报亳州第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亳白芍

亳白芍系生长在我市境内的毛茛科植物的干制品,属药用白芍中的上品,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同时也是安徽四大名药之一。我市白芍种植面积占全国70%,因个大、色白、粉足、气香及加工精致备受国内外商家喜爱。目前,亳白芍种植总面积18万亩,并拥有一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之后,亳白芍种植除在种植面积上处于一方独大之外,还在标准化种植方面走在了前列。

上个世纪末,当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大潮来临时,作为中国亳白芍最大的种植基地,亳州就开始了自己的标准化道路。

2001年8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市药品检验所的锁景坤、王舒梅、王玉岭等人,在长期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几易其稿,最终完成了《亳白芍》、《白芍栽培技术规程》这两项标准的制定,3个月后通过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审定,并于同年底批准发布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标准是在当时一无任何可直接借鉴资料、二无任何可直接参照指标的情况下制定完成的,填补了我国白芍标准化种植的空白。

十九、亳白芍GAP示范基地环境质量的评价

亳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 aeonia lactif loraPall . 的干燥根, 为安徽亳州地区的道地栽培药材, 因质量好、产量大而著名。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在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建立了亳白芍GAP生产基地。现就亳白芍实验示范基地环境质量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⑴实验场地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羊庙行政村。

⑵土壤采样 按均匀布点采样,深度0~35 cm,充分混合, 送给安徽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检测。

⑶水样 按均匀布点分地下水和地表水采样,送给安徽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检测。

⑷大气 由亳州市气象局提供

2、实验结果

⑴气候和地理条件

亳州市位于黄淮平原南部, 三面与河南接壤,地理位置: 东经115°32′34″~ 116°04′0 8″;北纬32°42′48″~34°04′56″。示范基地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亳州市为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主要气候特点: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约2 400 h, 一般六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年平均气温14. 5 ℃, 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 为- 0. 2℃, 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 为27. 6 ℃, 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4758. 7 ℃, 无霜期为208 d。年平均降雨量为807 mm, 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 其中七月最多, 十二月最少, 易发生旱涝灾害。

⑵土壤质量研究

①土壤肥力分析 示范基地土壤为黄潮土。其是由黄泛冲积而成, 以淤土、两合土、沙土为主, 由于成土时间短, 土龄轻, 结构好, 肥力较高, 对药材生产限制因素少, 见表1。

表1 土壤肥力分析结果(mg/kg)

PH值

有机质含量mg/kg

全N含量mg/kg

速效P含量mg/kg

速效K含量mg/kg

6.5~7.59

0.65~1.23

0.031~0.081

2.2~5.8

70~182

②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分析

农药残留采用带有ECD 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重金属采用AF-610A 原子荧光分析检测。所得的实验数据见表2。从检测结果来看除Cd、Zn 达到三级,As达到二级, 其余项目均达到一级标准,符合GB15618-1995 二级质量标准。

 


首页 |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意见反馈 | 分支机构
版权所有:中国供销集团 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541号网络产业大厦13,18层 电话:4008343777 传真:0411-39735353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号:辽B2-20130095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16001657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辽)-非经营性-2013-0009 辽公网安备 21029602000183号